文化寻根新趋势:00后热衷上坟追“古流”
近来,相比容易“塌房”的娱乐明星,年轻人开始青睐永驻史册的“地下偶像”。李白、曹操、李煜等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上摆满酒、止痛药、零食、奖状等各式各样的贡品,为自己喜爱的“古偶”应援在00后中成为一种风尚。这种“扫墓式”追星实质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生平与作品的深度了解
近来,相比容易“塌房”的娱乐明星,年轻人开始青睐永驻史册的“地下偶像”。李白、曹操、李煜等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上摆满酒、止痛药、零食、奖状等各式各样的贡品,为自己喜爱的“古偶”应援在00后中成为一种风尚。这种“扫墓式”追星实质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生平与作品的深度了解
这个周末,南京明孝陵神道旁,一位身着汉服的00后女孩静静伫立在朱元璋墓前。她手里没有自拍杆,没有网红奶茶,只有一本翻旧了的《明朝那些事儿》。不远处,几位年轻人在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展览柜前低声交流,手机屏幕上闪烁着对历史细节的考证讨论。
近年来,在学生出游的高峰期,除了常规的观光打卡,一些历史名城悄然掀起一股新风尚——为古人“扫墓”。00后们手捧祭品、拉起条幅,甚至带上亲手书写的信件,以此与千百年前的历史人物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“对话”。